唐朝 礼郎

唐朝 礼郎

大家好,关于唐朝 礼郎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,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唐朝怎么行礼伸出小拇指的知识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!

本文目录

  1. 唐朝怎么行礼伸出小拇指
  2. 唐代万福礼怎么样
  3. 唐砖高士廉

[One]、唐朝怎么行礼伸出小拇指

〖One〗、叉手礼是我国古代平常生活活中打招呼的礼仪,出现于西晋,流行于唐、五代、辽、宋、金、元、明时期的。这种行礼方式无论男女老幼都可行使,是地位低者向地位高者行的一种礼,以示尊敬。

〖Two〗、叉手礼多在站立时使用,尤其是回话时,常加上这种礼节动作。

〖Three〗、手法:以左手紧把右手拇指,其左手小指则向右手腕,右手四指皆直,以左手大指向上。

〖Four〗、叉手示敬,是唐代盛行的一种恭敬姿势。

〖Five〗、唐代叉手礼的行法是两手交于胸前,左手握住右手,右手拇指上翘。

〖Six〗、柳宗元的诗,“入郡腰恒折,逢人手尽叉”说明叉手礼成为了当时社交的常用礼仪。

〖Seven〗、至于各朝各代的叉手礼是有所变化的,唐代和宋代就不一样,其他时候也有所不同。

[Two]、唐代万福礼怎么样

〖One〗、中国唐代的万福礼只是雏形,到了宋代万福礼才成为真正的礼节,女子道万福是平常的礼节,左手微握,放到腹部前方,不要偏,左脚向右腿后面退,脚尖着地,同时两腿屈膝,这时身体是向左后方倾斜的,从正面看好像是手在腹部右前方。

〖Two〗、道万福时头部要稍低,低眉顺眼,不可昂首,这样会显得傲慢无礼。

〖Three〗、到明朝后一般小姐手里都有一个手绢,道万福是手绢会塞到腰间,离开时道万福并把手绢抽出来。

〖Four〗、清朝时手绢就成了必备之物,行礼时手绢也可以在肩上摆来摆去表示叩首。

〖Five〗、这都是礼的淡化和缺失,越来越淡薄了

[Three]、唐砖高士廉

〖One〗、高士廉(575~647年),本名高俭,字士廉,渤海蓨县(今河北景县)人。唐朝初年宰相,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,隋朝洮州刺史高劢之子,唐太宗文德皇后舅父。

〖Two〗、初仕隋朝治礼郎,受斛斯政牵连,贬为交趾郡朱鸢县主簿,成为交趾太守丘和司法书佐。武德五年(622年),归顺唐朝,授雍州治中。武德九年(626年),参谋玄武门之变,拜太子右庶子。唐太宗即位,拜侍中,封义兴郡公,贬为益州长史,入为吏部尚书,封许国公。负责献陵事宜,编撰《氏族志》,加封同中书门下三品。十二年(638年),定封申国公,世袭申州刺史,迁尚书右仆射、开府仪同三司,图形凌烟阁。十九年(645年),拜太傅,辅佐太子李治监国。

〖Three〗、贞观二十一年(647年),去世,追赠司徒、并州大都督,谥号文献,陪葬昭陵,配飨太宗庙庭。唐高宗即位,追赠太尉。

唐朝 礼郎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唐朝怎么行礼伸出小拇指、唐朝 礼郎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。

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,若需转载请注明:https://www.77788848.com/CXqlWfDdoy.html

上一篇唐朝 社会风气

下一篇唐朝 石